實際開發中,經常需要遍歷數組以獲取數組中的每一個元素。最容易想到的方法是for循環,例如:
輸出結果:
1, 2, 4, 7, 9, 192, 100,
不過,Java提供了”增強版“的for循環,專門用來遍歷數組,語法為:
arrayType 為數組類型(也是數組元素的類型);varName 是用來保存當前元素的變量,每次循環它的值都會改變;arrayName 為數組名稱。
每循環一次,就會獲取數組中下一個元素的值,保存到 varName 變量,直到數組結束。即,第一次循環 varName 的值為第0個元素,第二次循環為第1個元素......例如:
輸出結果與上面相同。
這種增強版的for循環也被稱為”foreach循環“,它是普通for循環語句的特殊簡化版。所有的foreach循環都可以被改寫成for循環。
但是,如果你希望使用數組的索引,那么增強版的 for 循環無法做到。
二維數組的聲明、初始化和引用與一維數組相似:
Java語言中,由于把二維數組看作是數組的數組,數組空間不是連續分配的,所以不要求二維數組每一維的大小相同。例如:
【示例】通過二維數組計算兩個矩陣的乘積。
運行結果:
25 65 14 -65
50 130 28 -130
幾點說明:
上面講的是靜態數組。靜態數組一旦被聲明,它的容量就固定了,不容改變。所以在聲明數組時,一定要考慮數組的最大容量,防止容量不夠的現象。
如果想在運行程序時改變容量,就需要用到數組列表(ArrayList,也稱動態數組)或向量(Vector)。
正是由于靜態數組容量固定的缺點,實際開發中使用頻率不高,被 ArrayList 或 Vector 代替,因為實際開發中經常需要向數組中添加或刪除元素,而它的容量不好預估。